当前位置:首页 > 必备软件 > 正文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打造智能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培育未来软件精英人才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智能技术创新实践平台

——产教融合铸就未来软件精英的"操作系统"

在人工智能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以"打造中国软件技术创新的黄埔军校"为使命,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基地,正式推出智能技术创新实践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新工科"教育理念与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起覆盖全栈开发、AI工程化、智能系统设计的全景式人才培养体系,已支撑软件学子斩获ICT大赛全球总冠军、孵化LMM-R1多模态强化学习开源框架等标志性成果,成为新时代软件精英的"数字训练舱"。

一、核心功能矩阵:构建多维能力成长体系

(一)智能实训系统:场景驱动的"数字练兵场"

平台集成企业级项目案例库,涵盖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12个垂直领域,通过虚实结合的"沙盘推演"模式,支持学生开展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到部署运维的全流程实训。以穿戴式健康医疗项目为例,学生可同步获取歌尔股份提供的真实医疗物联网数据流,在仿真环境中训练多模态数据处理、边缘计算部署等核心技能。

系统内置智能代码评审引擎,基于2300万行开源代码训练的AI模型,可实时检测代码质量、推荐优化方案,使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升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0%。配合华为昇腾算力平台支撑的分布式编译环境,可承载万级并发代码构建任务。

(二)跨模态开发工具链:打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打造智能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培育未来软件精英人才

针对多模态应用开发痛点,平创视觉-语言联合调试工作台,集成PALM实验室开源的LMM-R1强化学习框架。开发者可直观观察大模型在路径规划、图像理解等任务中的决策过程,通过规则化奖励函数动态调整模型行为。实测数据显示,该工具使复杂推理任务的调试效率提升5倍以上。

工具链还包含异构计算适配器,支持代码一键式转换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指令集,配合飞腾CPU+麒麟OS的全国产化验证环境,确保学生掌握自主可控技术栈。某学生团队基于此工具开发的离线智能控制器,在ICT大赛中实现"无网络环境AI推理"突破。

(三)云原生架构实验室:未来系统的"基因编辑中心"

平台构建的KubeEdge边缘云实验场,采用与阿里云同源的ACK敏捷版架构,支持秒级创建包含200+节点的分布式系统。学生可在真实网络抖动、硬件异构场景下,实践服务网格、混沌工程等尖端技术。

特色功能智能故障注入系统,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模拟200余种故障模式,涵盖从芯片级异常到跨国网络中断的复杂场景。配合华为"智能基座"提供的IoT设备矩阵,可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孪生、车路云协同等前沿课题研究。

(四)低代码创新工坊:创意的"化学反应釜"

为加速创意落地,平台集成可视化AI编排器,支持通过拖拽方式构建包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的复合型应用。结合百度松果平台的预训练模型库,学生可在1小时内完成智能客服、缺陷检测等原型开发。

独创的数字创业沙盘模块,接入东大科技园投融资数据库,提供商业模式画布、专利地图等20余种分析工具。某学生团队开发的智能安防雷达系统,正是通过该模块完成技术可行性论证,最终实现产品量产。

二、差异化竞争优势:定义新一代工程教育范式

(一)产教融合的数据闭环生态

与同类平台依赖仿真数据不同,本平台直连校企数据中继站,实时获取华为5G基站日志、奇安信攻防流量等脱敏产业数据。通过与麒麟软件共建的实训认证体系,学生项目可直接进入PKS生态产品库,近三年已有17个课程设计转化为企业解决方案。

(二)多模态技术的垂直整合

突破传统平台"单点工具堆砌"局限,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贯通。平台将LMM-R1框架的规则化奖励机制与KubeEdge资源调度深度耦合,使智能体在完成视觉推理任务的自动优化计算资源分配。这种"AI+系统"的复合能力培养模式,使学生在阿里天池等竞赛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三)开源开放的社区生态

基于东南大学自主建设的东大Git代码托管体系,平台构建起包含1200+教学案例、350+工具插件的开源生态。教师可像"应用商店"般便捷获取华为MindSpore教程、微软AI实验室教案等资源,并通过智能推荐引擎动态匹配教学需求。学生贡献的优质代码将进入"星火计划"培育库,获得算力资源倾斜与创业孵化支持。

(四)自主可控的底层架构

平台从芯片指令集到开发工具链实现全栈国产化,采用飞腾CPU+麒麟OS基础底座,集成东南大学研发的DeepSeek-R1 AI基座。在编译器、运行时等关键层面对标LLVM、Roslyn等国际标准,确保既满足信创要求,又保持技术先进性。某国产数据库优化项目正是基于此架构,实现查询性能40%的提升。

三、平台获取与使用指南

该平台现面向东南大学师生开放下载,访问计算机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官网或东大云盘获取安装包。校外用户可通过申请加入"智能基座"教育计划体验基础功能。安装包内置异构硬件适配引擎,可自动识别设备配置并优化运行方案,最低可在酷睿i5+8GB配置流畅运行典型AI训练任务。

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载体,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智能技术创新实践平台正重新定义工程教育的可能性边界。它不仅是工具集合,更是孕育技术创新、产业变革的元空间——在这里,每个idea都能找到算力支撑,每个灵感都可触及产业脉搏,这正是未来软件精英走向世界的起跑线。

引用来源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